注意事項:
1.本課程為體驗學習課程,課程中可能會有體驗性活動、小組討論與分享,非演講、單純講師講授性質。
2.敬請務必確認當日可來上課再行報名。
一、主辦單位: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
二、指導單位: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
三、課程大綱簡介:
早療專業人員時常需要跟家庭的成員互動、溝通,尤其是主要照顧者,而當家庭育有發展遲緩、身心障礙的孩子時,往往是整個家庭的成員都在面對失落和衝擊,這些失落、衝擊又影響著家庭中的每個人,影響著彼此的相處、彼此的關係。
專業人員往往在初次與家庭接觸時,就窺見了家庭的各種樣貌:有些家長始終不認為孩子發展落後,認為長大就會自己好;有些家長則很著急,每天排滿療育,冀望孩子趕快好起來,深怕排不到療育而錯過黃金治療時期,但每天的療育其實已讓家長疲憊不堪;有些家長因為孩子的照顧、教養問題,夫妻口角不斷,彼此失望而不再溝通,經常獨自一人承受;或者有些家長為了生存,整個心思和壓力都在家庭的生計上,對孩子的發展狀況始終無法上心…等等。
本課程希望透過一日的體驗性課程,增進專業人員陪伴家庭面對失落和衝擊的知能,並穿越家庭眼前的困難,學習在初次與家庭的談話中,看見個人及家庭的系統動力,認識探索歷程亦是改變的歷程,藉由早療專業人員與家庭的接觸,陪伴家庭找尋希望感,增加發展遲緩、身心障礙孩子受照顧的品質,落實「以家庭為中心」的信念。
四、課程日期:108年07月19日(星期五) 09:30-16:30
五、課程講師:李島鳳 諮商心理師
六、課程地點: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醫護宿舍大樓1樓A區(左邊玻璃屋)(新北市新莊區思源路127號)
七、參加對象:早療服務相關專業人員
八、參加名額:25名
※錄取順序及名額保留:
1.社工、諮商心理師、臨床心理師,總計15人。
2.其他專業人員,總計10人。
九、報名費用:免費。本課程經費由菸品健康福利捐支應。
十、注意事項:本課程為體驗學習課程,課程中可能會有體驗性活動、小組討論與分享,非演講、單向講師講授性質。
十一、教育學分:本院已向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、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、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、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公會全國聯合會、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公會全國聯合會、台灣聽力語言學會(語言)、台灣精神醫學會、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申請中。
十二、課程聯絡人:林鈺真 電話:02-22765566轉1106 E-mail:sw81135@tph.mohw.gov.tw
【研討會課程表】
09:00-09:30-報 到
09:30-12:30-與家庭接觸-以冰山隱喻理解父母的失落心情,承接父母失落與找尋希望感。
12:30-13:30-午 休
13:30-16:30-與家庭的第一次會談
1.第一次家庭會談的歷程式提問:包含以who、what、why、where、when、how等面向來探究家庭的期待與渴望,家庭成員面對失落的因應與互動方式,彼此間表達情緒,以及分享愛與情感的歷程,大家族文化背景對於孩子疾病失落的認知,父母經濟、家庭照顧與相互支持脆弱等面向的探究。
2.探索、評估與介入的循環歷程:探究的歷程亦是改變的歷程的認識。
16:30- 賦歸
【講師簡介】
李島鳳 諮商心理師
◎現任:國北護-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助理教授、旭立心理諮商中心及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諮商心理師、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特約諮商心理師
◎專長:婚姻與家族治療、團體諮商、薩提爾模式家族治療
![]() |